(资料图)
IT之家 6 月 18 日消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虚拟主播已经在部分直播基地广泛应用,有的商家甚至取消了真人直播,转而使用数字人带货。虚拟主播相比真人主播,有成本低、时间灵活、场景多样等优势,但也面临着内容创作、用户互动、政策监管等挑战。目前,虚拟主播在电商直播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带货能力和转化率与真人主播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市场前景尚待观察。
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年 618 期间,虚拟主播走进了大众视野。在一家 200 平方米的公司里,一排排的电脑、手机里全是数字人在直播,仿佛一场没有人类的 AI 狂欢。这些数字人可以根据商家的需求,自由选择形象和风格,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的直播带货。目前定制一个 AI 数字人主播,最低每月费用仅数百元左右。
IT之家注意到,对于虚拟主播的带货效果,不同的商家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商家表示,虚拟主播上线后,成交转化率和 GMV 都有显著提升,甚至远超真人主播,这些商家主要是销售酒类和工业品等不是热门直播品类的商品。他们认为,虚拟主播可以降低直播成本,解决场地和场景的问题,提高直播效率。
但也有业内人士直言,虚拟主播目前的转化率并不高,带货能力也远不如真人主播。他们认为,虚拟主播的画面粗糙、话术简陋、缺乏情感和个性化,很难吸引用户下单。除非商品在价格上有特别大的优势,否则用户很难被虚拟主播说服。另外,一些头部美妆品牌也表示,目前数字人在店播中应用并不广泛,只是作为真人主播的补充,在重要的节日促销和黄金时间并不会使用数字人。
业内专家认为,虚拟主播要发展成熟,最少要 5 至 10 年的时间。首先需要其有内容创作的能力,并且能够和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其次,在绘图像素和算法上,要求也很高,需要成熟的产业环境作为铺垫。此外,在政策监管方面,目前尚未有明确法规对虚拟主播给出指导和界定,背后存在一定风险。已有平台出台了对虚拟主播的监管举措,要求其进行显著标识、实名认证和注册,并对已注册的虚拟人形象进行保护。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大模型和数字直播结合起来之后,才能真正用数字人直播来替代真人直播。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 12012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规模将达到 21373 亿元。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30 年中国数字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 2700 亿元,其中身份型数字人约 1747 亿元占比达 65%;服务型数字人约 955 亿元,占比达 35%,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虚拟主播作为数字人的一种应用,未来是否能够在直播电商中占据一席之地,还有待时间和技术的检验。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1深圳:积极推进旅游业恢复 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 2保定定州提出一系列发展措施 引领体品产业向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
- 3河北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 4太原阳曲人才公寓项目开启施工招标工作 共有1954套人才公寓满足人才居住需求
- 5山西出口钢构件顺利发货 为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6上半年泰州姜堰实现新签约亿元和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5个 计划总投资208.319亿元
- 7清华博士非洲修电站 因为他,“内卷”成为网络热词
- 8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均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
- 9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例 其中本土50例
- 10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5例 其中宁波6例、绍兴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