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清江浦区水渡口街道杭州路社区的朱大爷领到了首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他高兴地说:“整个申请过程只要我跑一趟,真是太方便了。”朱大爷为肢体二级残疾,他带着材料到社区后,工作人员向他普及政策、帮他填写申请书,并约定上门走访时间。经入户核实信息后,很快便帮他办好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近年来,淮安市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今年1—6月,共发放补贴1.916亿元,惠及57535人,精准发放率达100%。
打好主动仗 政策更有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做好残疾人工作,事关民生福祉。淮安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持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残联配合、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帮扶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
主动将残疾人作为城镇困难群众重点帮扶对象,将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局统筹推进。出台《关于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建立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自然增长机制,持续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目前全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一级、二级分别达190、170元/人/月,位居全省前列,并率先实现护理补贴标准城乡并轨。
找准关键点 措施更精准
补贴资金能否精准发放,是残疾人权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的关键。淮安市充分利用镇(街道)村(社区)宣传栏和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同时结合特殊困难群众排查开展进村入户,确保两项补贴相关政策知晓率达100%,真正实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每月将残疾人两项补贴系统数据与殡葬、人社、特困、儿童等信息数据进行比对,年均比对逾70万人次。健全两项补贴申请、调整和退出机制,凡出现残疾人户籍迁出或残疾证过期、冻结、注销等不再符合补贴条件的,及时停发补贴,做到动态调整、应补尽补、应退则退。
使出“连环招” 服务更温暖
为方便残疾人申请办理补贴,淮安市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政策,坚持实行告知承诺制,简化补贴申请受理环节,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实现“马上办、就近办、一地办”。
建立镇街、村居上门代办服务制度和无障碍申领渠道,打通服务特殊困难残疾人的“最后一米”,全市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发放率连续保持100%。建立市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指导中心,创建6个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为1866名残疾人提供服务。及时了解困难残疾人疫情期间需求,为他们送去口罩、消毒液、食品等物资。统筹整合两项补贴资金,为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料、日间照料和机构托养服务,切实用暖心服务提升困难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1深圳:积极推进旅游业恢复 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 2保定定州提出一系列发展措施 引领体品产业向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
- 3河北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 4太原阳曲人才公寓项目开启施工招标工作 共有1954套人才公寓满足人才居住需求
- 5山西出口钢构件顺利发货 为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6上半年泰州姜堰实现新签约亿元和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5个 计划总投资208.319亿元
- 7清华博士非洲修电站 因为他,“内卷”成为网络热词
- 8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均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
- 9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例 其中本土50例
- 10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5例 其中宁波6例、绍兴39例